政策助攻 ,LED屏有望开辟院线蓝海
2025年我国银幕数量将由现在的8万块增加至10万块 。近日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让LED屏幕企业看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
除了屏幕数量的提升 ,《规划》还将“新一代数字影院装备系统”列入电影科技发展的重点工程 ,影院 LED 屏等技术与设备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当然 ,在嗅到巨大商机的同时 ,标准缺失与成本高昂也成为LED屏幕企业面前的“拦路虎” 。
政策助力影院LED屏产业
目前 ,我国银幕数量稳居全球首位, 并率先实现了全数字化放映 。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9月底 ,我国银幕数量已经突破8万块 ,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8万块”意味着中国电影整体的规模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而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银幕总数将超过10万块, 结构分布更加合理;到2035年 ,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 。
事实上 ,在电影诞生的125年时间里 ,投影放映方式始终在影院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2017年 ,由三星生产的世界首款影院LED屏亮相韩国 ,给电影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放映时代 。影院LED屏的出现 ,标志着“无放映机”观影时代的来临 。
“和传统的投影设备相比 ,影院LED屏具有亮度高 、HDR效果更好 、分辨率高的优点 ,发展潜力巨大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消费电子产业研究室主任赵燕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现在面临的挑战是成本比较高 ,以及满足DCI规范的LED显示企业少 。
据了解 ,我国8万多套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和设备 ,必须遵循好莱坞数字电影倡导组织(DigitalCinema Initiatives)提出的DCI规范 。截至今年9月 ,国内仅有一家企业的影院LED屏通过了DCI认证 。当前 ,我国数字影院技术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相关电影技术标准体系也有待完善 ,因此加快电影科技创新意义重大 。
《规划》提出 ,要推动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国际认证的新一代数字影院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和标准体系, 在影院放映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同时 ,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可替代技术体系研究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国际话语权, 探索建立自主可控的多层次放映终端系统与认证体系 。
随着《规划》的发布 ,新一代数字影院装备系统被列为电影科技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 ,重点研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音频编解码 、数字内容加解密 、数字证书认证 、数字水印以及影院LED屏等技术与设备, 抢占技术制高点 。
“这意味着中国数字影院的技术可以做到自主可控 ,随着中国自己的AVS3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的成熟与应用 ,在数字影院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技术也会逐步成熟 ,特别是LED显示屏用于影院应用 ,替代电影投影设备 ,将会在观影体验上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 ,同时也会促进LED影院屏的发展 。”雷曼光电技术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屠孟龙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 。
洲明科技影院事业部总经理董志刚认为 ,国家首次将影院LED屏技术研发 ,提高到了国家重要产业技术战略布局的层面 ,这为LED显示技术开辟出了巨大的市场蓝海 ,必将极大调动国内影院LED屏主要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促进国内影院LED屏产业的更快速和高质量的发展 。同时 ,《规划》对于影院LED屏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 ,也是一个有力的抓手 ,将促使影院LED屏生产企业更积极地在软件和硬件研发中 ,注重元件的国产自主可控 。
“此次《规划》的发布 ,能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 ,充分激发影院LED屏相关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LED屏在电影院的推广应用 。”赵燕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到2025年,我国影院2万块新增银幕中 ,预计有2%是影院LED屏;8万块现存银幕中将有1%更新改造为影院LED屏 。也就是说 ,2025年我国影院LED屏约为1200块 。单从数量上说并不显眼 ,但也恰恰反映出该领域的巨大增长潜力 。“影院LED屏市场未来的发展 ,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董志刚说道 。
快速发展面临两只“拦路虎”
与传统的投影放映相比 ,影院LED屏在亮度 、对比度 、分辨率和使用寿命等指标上 ,均有较大优势 。但基于目前的发展情况 ,若要将其大规模应用 ,还面临一些挑战 。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 ,指出了影院LED屏在产业化道路上面临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坏点管理 、数字电影行业标准壁垒 、系统配套设计三个方面 。
首先 ,坏点是LED屏幕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是考验光源的可靠及稳定性 ,另一方面是后期的设备维护 。未来要控制灯珠的整体失效率以及材料品质 、封装工艺 、测试条件的把控 。其次 ,数字电影行业对影院放映技术有严格的规范 。影院系统当前采用的DCI标准是基于现有投影系统的能力定制的 ,由全球最大的六家电影公司联合制定了严格的性能和安全规范 。此外 ,LED的颜色离散性 ,使得整体行业距离色域标准尚有些难度 。
“目前 ,企业正通过芯片 、封装工艺 、电路设计等方面优化方案 ,以逐步满足标准 。”董敏向记者表示 ,“影院系统不仅是显示屏 ,还涉及片源解码 、音效系统 、防盗版机制等问题 。”
总体来看 ,标准缺失和成本高昂是影响影院LED屏快速发展最主要的两只“拦路虎” 。
据了解 ,影院LED屏播放电影内容需要严密的安全保障机制 。当电影内容下载到电影服务器后 ,电影服务器与影院LED屏的接口规范 、安全传输规范 、影院LED屏的视音频解码标准等方面尚无统一标准 。除电影内容的保护问题外 ,影院LED屏的显示品质也需要有相关的标准 ,例如影院LED屏需要满足的色域标准等 ,这些都是空白 。
目前 ,美国好莱坞数字电影倡导组织(DCI)有一项DCI-P3电影标准 ,但是该标准主要针对投影电影制定 。影院LED屏要通过这项认证 ,需通过调整LED芯片波长才能迁就色域范围更小的DCI-P3标准 ,这就降低了LED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同时 ,高昂的认证费用 ,也极大地提高了影院LED屏的成本 。
“如果没有统一的中国影院LED屏标准 ,就很难形成全国统一的影院LED屏市场 。”屠孟龙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目前最佳的选择还是制定中国自己的影院LED屏标准 ,而中国作为LED显示屏研发 、生产 、应用的大国与强国 ,有条件推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影院LED屏标准 。
价格因素是推广影院LED屏的另一大难点与挑战 。电影院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观影带来的收入维持影院的运营 。目前投影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 ,一个采用投影技术影厅的投入成本大概是几十万的级别 。如果采用影院LED屏 ,根据屏幕大小的不同 ,标准2K 或者4K的影院LED屏的点间距大概在P2.5-P3.5之间 ,一块影院LED屏的投资成本在百万元级别;如果采用通过DCI-P3标准的影院LED屏 ,LED屏幕的成本会更高 。
据了解 ,目前国内面世的两款影院LED屏 ,还处于产品研发结束后的影院市场产品导入期 。由于影院LED屏都是按照国际电影商用行业标准来研发设计 ,在硬件指标方面有着极高要求 ,使得硬件成本非常高 。同时 ,软件系统与常规应用的LED屏也不同 ,需完全重新开发 。各种因素叠加 ,使得目前影院LED屏的成本高居不下 ,相比电影激光投影机 ,目前的价格竞争力并不强 。
“对于仅靠观影收入来维持运营的影院来说 ,目前还很难做到盈利 ,这会限制影院LED屏在影院市场的应用规模 。”董志刚说 。
企业积极布局影院LED屏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放映形式 ,影院LED屏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优质的画面显示效果和更丰富的放映场景 。
一方面 ,目前影院LED屏播放的电影还是基于电影投影机技术特性发行的电影版本 ,而国内4K电影厅近几年才逐渐增多 。这些电影版本并未充分体现影院LED屏在亮度 、对比度 、显示一致性和高分辨率显示等技术特性 。今后如果在内容制版时充分考虑LED屏的显示特性 ,观众就能体验到影院LED屏所带来的最佳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 ,由于影院LED屏的自发光显示效果 ,它在明亮环境中依旧有着优异的视觉表现力 。因此影院LED屏的应用场景要比传统投影方式更加丰富 。除电影观看之外 ,还能被运用到音乐会 、体育和游戏等大型赛事活动等场景 。
据多年涉足影视行业相关工作的艾维影视传媒总编沈建国介绍 ,目前全国影院LED屏尚不足50块 。“如今这些靠大投入引进的50块影院LED屏主要用于普通电影放映了 ,功能并没有得到拓展 ,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沈建国对记者说道 。
虽然受电影行业大盘影响 ,资本有些退潮 ,但近两年我国有多家厂商已经开始布局影院LED屏 ,只是反映到终端还没那么快 。
今年5月份 ,洲明科技和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所联合研发的目前世界上播放画面最大的UC-A41 4K影院LED屏 ,通过了DCI认证 。由此 ,洲明科技成为第一家通过此国际电影专业认证的中国LED企业 。据了解 ,洲明科技很早就成立了影院事业部 。目前 ,该公司正在继续推进影院LED屏新产品的研发 、认证和生产工作 。
董志刚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洲明科技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 ,在不断丰富影院LED屏产品线的同时 ,加大对LED显示技术在影视领域新应用方向上的投入 ,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
此外 ,国内高科技LED显示屏公司雷曼光电也一直在关注影院LED屏市场 、技术的发展 。今年5月举办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期间 ,该公司打造的中国首块8K LED超高清影院屏落地广州中国超高清数字纪实影像馆 ,屏幕采用了雷曼光电以自主专利技术生产的Micro LED超高清显示面板 。
“在未来落实《规划》的行动中 ,雷曼将会积极参与国家影院LED屏标准的制定 ,积极跟进影院LED屏最新的技术发展 ,不断评估影院LED屏市场的变化 ,在合适的时机推出满足中国电影标准的雷曼影院LED屏 ,为中国影院LED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屠孟龙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随着《“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的推进 ,中国的影院LED屏在标准和技术上会逐渐成熟 ,成本也将逐步降低 。影院LED屏的春天将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