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该不该禁用手机?
近来 ,海南省政协委员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此建议一出 ,立即成为热门话题 。实际上 ,一些老师和家长早已把具有上网 、聊天 、玩游戏等功能的手机看成洪水猛兽 ,恨不得立刻让孩子将其抛到九霄云外 。不过 ,也有反面声音称此举“治标不治本” ,言过其实 。中小学生到底该不该禁用手机呢?
1 手机“罪恶”罄竹难书
在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看来 ,手机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罪恶”罄竹难书 。
一位北京家长这样控诉自己上初三的儿子:“孩子自己在屋里的时候,经常把手机夹在书页中佯装学习 ,一旦加拿大预测-在线预测-加拿大预测2.8网站在线_加拿大pc2.8走势在线预测神测预测进屋 ,他立刻做学习状 ,很难察觉 。直到有一回我无意中撞见 ,才明白他在跟我耍心眼儿 。”
另一位北京家长也表现出对孩子沉迷于手机的无限担忧 。她说 ,成年人拿着手机还没完没了 ,小学生更缺乏克制 ,她的女儿一玩手机就要玩到没电 ,大好的学习时间在刷屏中白白浪费掉了 。
绍兴市一些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 ,小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了学生校内生活的一种干扰 ,不但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成为视力的“隐性杀手” ,还因为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导致部分孩子在语言 、社交等能力上表现出欠缺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麦考瑞大学的临床心理学专家 、名誉研究员丹妮尔·爱因斯坦(Danielle Einstein)认为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及所散播的信息会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容易造成中小学生对智能手机上瘾 。孩子们若过度使用手机 ,会导致丧失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而且 ,有迹象表明使用手机会降低学习效率 。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智能手机的使用 ,产生了焦虑感甚至演变成抑郁症 。
芬兰教育专家帕思·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提出 ,学生使用手机分心是导致澳大利亚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排名下滑的主要原因 。
2 “禁用”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早在2010年初 ,山东省济南市政协委员韩晗曾建议立法禁止手机进校园 。当时他就意识到 ,手机进校园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校问题 ,“一个班里至少五分之三的学生拿着手机进了课堂 ,你看着他好像在听课 ,其实他的手在桌底下玩QQ 、打游戏……”2015年 ,山东省日照市人大代表 、日照实验高级中学校长郑强 ,以及广东省惠州市人大代表叶澜涛等 ,也有类似的建议 。
由于不忍看到因痴迷于手机游戏而耽误学习 、自毁前程的学生 ,去年,身为高中班主任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家娟建议修订教育法 ,禁止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
王家娟曾多次在学校没收学生的手机 ,有时候手机到她手里的时候还发烫 。她注意到 ,近些年学生中戴眼镜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多 。在她看来 ,这与中小学生长期使用手机存在一定关系 。此外 ,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 、易被网络不良内容侵害等问题也是她反对中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重要原因 。
王家娟期望通过立法来规范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 。她认为 ,仅仅依靠学校的校规校纪 ,其威慑力远远不够 ,“至少应当把禁止携带手机入校园写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 ,让老师有理有据地处理学生手机问题 。这样 ,也能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 ,有利于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将近两亿 。可以想象 ,其中的手机使用者数量有多么庞大 。然而 ,对于这些使用手机的中小学生 ,我国法律方面的监管却是一片空白 。王家娟建议 ,应该在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修订教育法 ,禁止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执法检查 。
今年初 ,在全国各地的地方“两会”上 ,都有中小学生“禁用”智能手机的呼声 。比如,安徽省政协委员周军 、西安市人大代表拓峰 、深圳市政协委员聂竹青 ,以及广西南宁市 、浙江绍兴市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都建议立法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携带和使用手机 。
3 校园实施“禁令”或可行
尽管我国尚未在国家法律层面对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做出规定 ,但是中小学生沉迷手机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
去年4月20日 ,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工作 、全面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 。同时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呼吁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 ,积极参与预防学生网瘾工作 。
去年8月30日 ,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委共同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 、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
去年9月25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 ,建议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 、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 ,初高中生近视率更是超过七成 ,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
“疏与堵”一直是处理学生问题的两大方法 。客观地说 ,两者并非“二选一”的抉择 ,疏堵结合形成长效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不过 ,从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普遍严重缺乏对手机的自控能力 ,如果不“严堵” ,依赖“疏导”效果有限 。所以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
当然 ,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并不等于完全禁止他们使用手机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顾问李红延认为 ,老师和家长应正确看待学生使用手机这件事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 ,电子社会是必然趋势 ,不会使用只能与社会脱节 。但是在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去学校这件事情上 ,学校应当严令禁止 。“中小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带手机 ,有事的话可以找老师借手机 ,学校办公室的公共电话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使用 。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带 ,要向老师说明情况并先交由老师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