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加强信息化建设服务学校改革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统筹各方资源 ,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为学校管理 、服务 、育人提供有力支持 ,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
整合资源支撑校务治理 。规范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 ,成立信息化建设推进办公室 ,制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与学校网络信息中心协同 ,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全面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 ,将师生专属的交大账号(JAccount)打造成网络服务通行证 ,提供定制化且安全可靠的电子邮件 、云存储以及正版软件等基础网络应用服务 。适应移动支付新需求 ,实现手机虚拟校园卡与师生身份绑定 ,适用校园内各种支付场景 ,为4.4万师生提供服务 。建立“一门式”服务平台 ,通过流程重构与数据库共享 ,整合校内28个二级单位 、31个业务门类 、418项具体业务 ,2018年完成服务流程8.5万余次 ,流转环节46万余个 ,有效实现“师生少跑腿 ,数据多跑路” 。立足大数据支持管理决策 ,建立贯通校 、院 、系 、人的多维度 、多层级 、多领域动态分析体系 ,对与学校发展相关的重要指标进行实时跟踪 、对比和提醒 ,即时生成报告 ,供学校各级各部门决策参考 。
对接需求服务教学科研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 ,搭建财务预约报销系统 ,将审批端口前移 ,通过设立预算模板 、票据智能识别 ,使经办人实现一次预约录入 ,自动生成表单 ,自助预约投递单据 ,并在线上对报销流程进行跟踪 ,解决师生“报销难”问题 。服务科研创新 ,建立云计算平台 、高性能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 ,满足科研团队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节约科研项目计算环节时间70%以上 。开发在线教学平台 ,集成多种教学工具 ,支撑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 ,高效记录教学和学习全过程 ,覆盖课程建设 、统计分析 、学习测评 、交流互动等各环节 。目前已有近300门课程登录平台 ,学生用户达7000余人 。
创新方式实现精准育人 。打造智慧型学生信息管理平台 ,开发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数(FFSC) ,作为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参考 ,进一步提高资助精准率 。将已有的学业表现 、就业信息 、第二课堂等数据进行分析建模 ,为学生学业和生涯规划提供辅助指导信息 。开发网络思政产品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传播方式融合 ,成功举办三届全球大学生华语短诗大赛 ,共吸引1600余所国内外高校参与 ,来稿超过2.6万篇 。研究思政产品智能传播新路径 ,承办“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论坛 ,推动传统思政教育“信息流”逐步达到“数据流” 。连续5年举办新媒体国际论坛 ,以智能化为核心实现传播模式创新 ,推动信息化与思政工作有机融合 ,提高育人质量和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