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体育院校教师建议:将运动类APP引入“三走”活动
“将运动类APP应用于‘三走’活动 ,可以帮助大学生把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进而提升锻炼效果 。”经过连日来的调查走访 ,西安体育学院教师高月宏发出呼吁 。
作为体育专业院校教师 ,高月宏一直是“体育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而“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体制改革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 ,也是他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
在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现状进行的专门调研中 ,高月宏带领课题组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认识 、需求及困难 ,并尝试将APP新媒体手段引入“三走”活动 。
调研中 ,他选取了北京 、上海 、武汉 、成都 、西安5座城市 、20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从955名有效被调查者的情况来看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急需加强 ,尤其是沉迷于网络 ,网瘾严重的部分大学生急需提高对体育锻炼认识 。”高月宏说 ,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可以将其注意力从网络上抽身出来 。
调研显示:有39.27%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9.32%认为“比较重要”——“二者合计占到68.59% ,这说明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然而 ,仍有部分大学生暂时未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甚至有近14%对课外体育锻炼持否定态度 。高月宏发现 ,很多相关数据的产生都与网络有着直接联系 。
比如 ,在被调查学生中 ,“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占91.2%;“具有成瘾倾向但未成瘾”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7%;“网络成瘾”大学生为共49人 ,占调查对象总数的5.1% 。
令人担忧的是 ,对于网瘾大学生来说 ,位居首位的锻炼动机是“应付考试” ,占57.14% 。随之 ,才分别是健身健美 ,占40.81%;弥补空虚 ,占36.73%;促进人际交往 ,占24.49% 。而在普通大学生中 ,高达79.91%的锻炼动机为“健身健美” 。
与之相对应 ,网瘾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 ,每次不足30分钟的占59.18% ,超过1小时的仅占14.29% ,这些都与普通大学生的数据存在很多差距 。“由此可见 ,网瘾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非常被动 ,而其每次参加锻炼时间的普遍不足 ,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身效果和身体素质 。”
“伴随着新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 ,与运动相关的APP软件逐渐被大学生熟知 。”高月宏建议 ,正在实施的“走下网络 、走出宿舍 、走向运动场”的“三走”活动中 ,可尝试将运动类APP软件推向大学生群体 。
这样 ,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 ,实时监控相关参数 ,如步数 、公里数 、消耗的热量 、运动轨迹 、运动时间及脱水量等等 。“在利用实时数据调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和同时 ,促进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 ,合理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和锻炼方案 ,并从督促和激励的角度构建课外体育锻炼评价体系 。”高月宏表示 。
同时 ,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 、学生社团及互联网等形式和媒介 ,使大学生置身自然和谐的体育氛围中 。“高校体育教学中也应当增加理论课时 ,并运用讲座 、报告及座谈等方式 ,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方法 。”高月宏说 。此外 ,增加体育场地设施投入 ,丰富课外体育锻炼方式 ,加强体育课程考核评价 、监测机制 ,才能从多个方面入手 ,“帮助网瘾大学生科学健身 、享受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