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述
育人之本 ,在于立德铸魂 。
2016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全国教育大会 ,全国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完善顶层设计 ,编好教材 、创新教法 、发展学科 、壮大队伍 、建强机构 ,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进一步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
整体谋划 、系统设计 ,全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
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 ,启动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活动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 ,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 ,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 ,教育部切实加强对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整体谋划 ,打响了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 。
目前 ,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直属学校领导 、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 。截至2018年底 ,全国有85.2%的高校设有独立二级机构 ,其中本科高校1109所 ,占本科高校总数的89.5% 。
政策精准务实 ,举措成效喜人 。
2017年起 ,教育部对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开展跟踪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总体良好 ,教师敬业投入 、立德树人作用显着 ,学生满意度高 、获得感较强 ,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 。
教材攻坚 、师资攻坚 ,明理入心德育为先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而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
2017年秋季开学 ,全国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初始年级的孩子 ,拿到了教育部统编三科教材 。
翻开教材 ,人物鲜活生动 、课文意蕴深长 ,让孩子们在系统学习中感受 、成长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回访调研显示 ,92%的教师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表示满意 ,82%的学生喜欢新教材 。
2017年 ,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 。目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已修订印发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各年级陆续投入使用 ,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即将付梓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 ,中宣部 、教育部全面修订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组织新教材任课教师全员培训 ,讲好用好新教材 。
办好高品质教育 ,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 。
近年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高素质专业化成为教师“标配” 。全国登记在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数量快速增长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
通过打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示范培训班等方式 ,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政治素质 、业务能力 、育人水平得以提升 。
一项面向30000多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91.8%的学生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
春风化雨 、创新教法 ,立德树人贯穿始终
思政课不能“曲高和寡” ,贵在“润物无声” 。
“你希望的中国特色乡村是什么样子?”“假如你是代表委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呢?请大家履行职责也来谈一谈 。”在东北大学 ,思政课教师通过多种方式 ,摸清学生的社会关注点 、思想困惑点和理论渴求点 ,有的放矢地备课 、讲授 。
台上 ,两位老师围绕“进城还是返乡”展开激烈辩论;台下 ,同学们一边倾听 ,一边通过“微助教”“微弹幕”实时互动 。华中科技大学思政课让学生在思辨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自信 ,增进对中国方略的认同 。
清华大学的“因材施教法” 、浙江大学的“情景式教学法” 、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基因传承”教学方法改革……多种多样的教学创新尊重学生个性与特点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 ,一些课堂已经从“点名课”成为“网红课” 。
结合语言文字 、传统文化 、历史地理常识等 ,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对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等的培养 ,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 、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加强音乐 、体育 、美术 、艺术等教育 ,提升审美情趣 、锤炼意志品质;提高生活技能 、劳动习惯和合作交流能力……各地中小学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 ,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
浇花浇根 ,育人育心 。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