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 |据AVC2022年数据统计
20年商显品牌全球领先? | 超级工厂入选世界500强代工厂
洪水猛兽?中小学生与智能手机能否“兼容”?
2019-03-19 00:00:00
“抬头不看黑板 ,低头只顾手机 。”日前 ,来自江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 、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乡长雷燕琴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 。无独有偶 ,全国人大代表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林永忠接受采访时表示 ,使用手机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利弊共存 ,而弊远远大于利 。此外 ,全国政协委员 、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也呼吁 ,控制儿童青少年过早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 。 一时间 ,智能手机似乎成为众矢之的 。从履职尽责的角度看 ,代表委员担忧未成年人成为低头族 ,呼吁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到学校 ,这是职责所系 ,拳拳之情 ,溢于言表 ,让人读出了他们对中小学生的关心 。 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们不是简单粗暴地排斥智能手机 ,更不是标签化智能手机 ,视其为洪水猛兽 ,而是较为理性地对待智能手机 ,比如有代表承认 ,对中小学生而言 ,智能手机在与家人联系 、查找学习资料等方面带来方便;还有代表认为 ,使用手机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利弊共存 。 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到学校 ,已有学校“吃螃蟹” 。据媒体报道 ,从上学期开始 ,沈阳市某中学坚决抵制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 ,学校采取没收手机 、警告等处罚措施 。被没收的手机由学校统一保存管理 ,在学生毕业时归还 。此举获得了家长支持 ,有的家长甚至主动举报孩子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 ,希望通过学校严格管理 ,帮助孩子改掉玩手机的习惯 。 在互联网时代 ,连成人都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 ,遑论自控能力差的未成年人 。沈阳市某中学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全面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之前 ,学校大约有一半以上学生上学时带手机 。一下课 ,一些学生不出去活动 ,而是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玩手机 ,有的学生甚至在自习课上偷偷玩手机 。这种状况在其他学校也不同程度存在 ,有的学生沉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 ,荒废了学习;有的学生受智能手机上的不良信息误导而堕落……教训不可谓不惨重 。故此 ,无论学校还是家长 ,都有责任管教好学生 ,尽力构建“防火墙” ,起码不让孩子沉溺于智能手机之中 。 目前 ,公众所关注的 ,不是该不该限制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而是如何限制?一刀切固然有效 ,但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同时 ,在智能手机流行乃至无孔不入 ,渗透到方方面面的当下 ,又怎能完全真正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 ,固然可行 ,但效果能否持久 ,是个未知数 。其实 ,在国外 ,禁止中小学学生使用手机也是一个聚讼纷纭的争议话题 。比如在法国 ,由该国教育部提出的“校园手机禁令”修改法在议会进行最后一次审核中获得通过 ,但此前此后一直备受争议 。据报道 ,“校园手机禁令”并未一味禁止学生用手机 ,而是让禁用手机更有可操作性——比如说 ,原本的法案里说哪些地方手机不能用 ,现在则直接说明了哪些地方可以用 ,可用地是在课余的一些地方 ,比如衣帽间 、食堂 。 堵不如疏 ,疏不如导 。出台禁令不难 ,难的是禁令有效 ,不如让禁令保持一定的“弹性” ,即配套可行的措施 ,比如因校施策 ,根据学生的年龄 、使用手机的用途和必要性等方面灵活制定管理办法 ,既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又能起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对中学生来说 ,他们尽管尚未成年 ,但心智逐渐健全 ,对他们采取循循善诱的说理方式 ,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 ,远胜过不分青红皂白的干涉 ,也胜过野蛮的管制 。 同时也该思考一个现实问题 ,中小学生为何青睐智能手机?为何容易沉湎于电子产品?家长和社会都需要反思 。很多家长因为懒 ,才会让孩子玩手机去解放自己 ,社会应提供更多可供青少年玩乐的场所 。如果家长不引导孩子选择更多元的娱乐方式 ,那么他们就会被智能手机“拽”走;如果加拿大预测-在线预测-加拿大预测2.8网站在线_加拿大pc2.8走势在线预测神测预测的社会不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精神产品 ,他们就可能“躲”进智能手机里乐不思蜀 。 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是教育话题 ,也是社会话题 ,面对代表委员的提议 ,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家长都应该高度关注这个问题 。但无论禁还是放 ,无论堵还是疏 ,都应该以孩子的最大利益为原点 。毕竟未来教育的终极目的 ,是让孩子健康而智能化成长 。